2011年12月10日,以“和谐江苏、繁荣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历史学学科专场在盐城新长校区隆重举行,来自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本专场学术活动,会议共收到论文近300篇,评出优秀论文91篇。盐城市副市长朱传耿、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汪兴国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祝贺本次学术专场的召开,并对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史学科建设提出了希望。
开幕式后,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作了《文学理论的现代和后现代范式转换》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20世纪众多知识生产领域中,文学理论是一个“转型”的典范。它主要呈现为从现代到后现代的七个方面的范式转型。今天我们反思文学理论现代与后现代的纷争,考量两种范式的嬗变,正是思考如何超越两者的对立而达致新的理论建构。因此,他提出对于文学理论的建设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两种范式的参照性分析,找出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路向。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作了《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是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已出现民主化特征。二是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多系统培养的格局。三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中央管理为辅,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四是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不断增强。六是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促进了科技的成果转化。在谈到问题时他指出,我们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是文化差距,表现为大学作为时代精华和精神灯塔的角色日趋弱化。为此他针对大学要推动文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稳定规模,准确定位;二是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三是要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五是要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军区政治部大校徐君华作了《对新四军研究与宣传再探讨》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对新四军的研究和宣传历史与现状,指出长期以来对新四军的宣传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四军前期有个皖南事变,给人以“右”的形象,二是受黄花塘事件和“高饶”反党联盟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对新四军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大量的新四军史料得以公开,使得研究有了条件,也解开了许多误解与历史谜团。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还有一些档案还没有公开,给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资料分散,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宣传的力度,比如对新四军文化、华侨与新四军的关系、新四军的地下交通线问题等的研究都还不够,还有很多有价值的资料需要挖掘等等。因此,他提出对新四军的研究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参与。
下午大会又分设了七个分会场,各组分别围绕主题进行了研讨。
在“文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主题论坛上,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陈留生就中国现代写意性话剧语言形态问题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以郭沫若、田汉为代表的剧作家,都把强烈的生命渴望、生命召唤带入创作,他们创造的以抒写主观情志为特征的话剧语言方式,纠正了现代话剧语言发展之初的偏向,并初步确立了写意话剧语言范式,还接续了传统戏剧写意语言血脉。南京师范大学贾冀川博士则着重谈了丁玲的解放区戏剧创作问题,他认为丁玲的戏剧作品尽管不多,但却与其小说和散文一样,浸透并见证了丁玲精神和情感炼狱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五四精神的执著坚持和无奈放逐的时代特征。淮海工学院傅金祥教授谈了他研究鲁迅的心得。他认为,鲁迅作为具有强力意志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迥异于同代知识分子的,主要不在于其批判精神和济世情怀,而在于他在对国人生存状况深切体验基础上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机制的深层建构,在于其“中间物”意识的生命哲学、感受体验型的介入方式、相互主体性的方法特征,以及由此生成的精神文化结构和强韧不羁的主体意识。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王玉琴则从文学史角度考量了当代作家曹文轩小说的女性诗学,认为他是以“塑造未来民族性格”为儿童文学使命的当代作家,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水性、诗性、神性”的美学内涵。并以审美姿态强化了文化传统中古典的女性诗学趣味。但同时她也指出了曹文轩笔下的女性性格缺少“人性”意味,表现出他对真正的女性意识和心灵世界的挖掘是不足的。她认为,作者的古典女性观及其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强调,决定了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在“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及走向”主题论坛上,徐州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仲谋教授着重谈了明代学者陈耀文编纂的《花草粹编》的文献价值与选本价值的悖离问题,认为此书自万历十一年陈氏自刻本以来,刻本甚少,足证其在社会上受欢迎程度远不如一再翻刻的《古今词统》、《古香岑草堂诗馀四集》等晚明词选。通过分析他认为,一部搜奇辑佚、文献价值甚高的词集,未必是一部功能定位与读者层次定位准确适当的好的词选。《花草粹编》作为词学文献的学术性与作为选本的可读性之间的悖离与反差,使之在词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赵兴勤教授从音乐文学角度,谈了朱谦之戏曲研究的方法及学术史意义。认为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虽非专门的戏曲研究著述,但学术观点却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作用。特别是其在考究音乐与文学共生关系的同时,着意在民族音乐形态的嬗变中找寻古代戏曲潜伏于历史表象之下“草蛇灰线”般的发展印辙与演进规律的革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戏曲的音乐属性,具有一定的价值。肖振宇教授从浦起龙研读《读杜心解》入手,认为它应是浦起龙对杜诗的一部诗歌鉴赏著作。他认为这部著作表白了作者的诗歌鉴赏思想,用他的鉴赏思想实践了对杜甫诗歌的鉴赏,并呈现出自己的诗歌鉴赏特点。伏涤修教授考证了《玉簪记》的创作蓝本,认为在《<玉簪记>本事与蓝本辨疑》中, 《古今女史》与《情史》的成书时间迟于话本《张于湖传》、杂剧《女贞观》、传奇《玉簪记》,两书绝非陈妙常拒张适潘本事记载的渊薮。所谓张于湖情挑陈妙常之词断为后人伪作,陈妙常其人及“清静堂前不卷帘”词应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话本《张于湖传》创作早于杂剧《女贞观》,因此,《玉簪记》的创作蓝本不是杂剧《女贞观》而是话本《张于湖传》。王正兵教授则从版本学角度谈了袁枚《子不语》的版本流变。认为有清代,“小说之禁”虽然频繁,但小说的编刊并未断绝。《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后期,屡经刊刻,版本演变较为复杂,但明显与“小说之禁”密切相关,故而《子不语》版本流变也异常丰富。
在“跨文化对话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主题论坛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吕洪灵博士从改编与时代感的角度谈了《到灯塔去》在影视叙事中的变形。她认为,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可以看到,影视改编与文学原著之间存在着流动变化的张力关系。表现为影视作品对于原著的阐释与表现带上了更多当下现实特征的标记,在有助于传播原著的同时,更加突出了自身所处的历史语境,使原著的精神内核在不同的时代得到演绎,这也是真正艺术之不朽的别样体现。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鲜红博士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作品《典型的美国佬》中出现的重要意象或意象群、人物名称的象征意味和美国梦的象征载体进行了分析,揭示作者精心设置的这些意象、象征下隐藏的深刻内涵。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朱义华则从《吴歌保护与传承的译介学探索进路研究》出发谈了吴歌的保护传承。他认为,传统的采集整理等遗产保护手段有利于实现吴歌的人文价值,是吴歌保护传承的必要条件与本地化途径,而译介输出的全新视角则有利于带动文化遗产的外宣效果与经济效应,是吴歌传承保护的充分条件与全球化途径。它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与社会支持来推动吴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玉强副教授则有感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许多单词“在视觉状态下认识,而在听觉状态中却不能辨识”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其英语听、说能力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以心理语言学心理词库理论为基础,将二语听说通道下和视觉通道下的词汇能力差距归结为学习者心理词库建构中的形音关系问题,提出了“形音关系”和“语音补缺”两个理论假设和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建构中的形音关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古代社会与文化流派”主题论坛上,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周书灿教授对蒙文通先生上古民族文化理论建构进行了阐述,认为其新的民族、文化理论随着田野考古、民族学的发展与中国古史研究的深入,受到了挑战和质疑,因此,需要对蒙氏三代民族文化理论重新审视,才有益于中国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绪敏教授总结了《史通》、《通志总序》、《文史通义》三书对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通史的肯定,同时也就其撰写体例、史料取舍、语言表述等方面提出了批评。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蒋华老师认为,汉代私人讲学之风兴盛,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比官学更好地完成了文化教育的传承任务,对汉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盐城师范学院杨国誉博士对两汉“崇俭抑奢”风尚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风尚的形成,并非简单的“上行”与“下效”的因果关系,而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注意上”到“注意下”、从号召到风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在“辛亥百年与近代中国”主题论坛上,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刘平教授研究了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与致公堂从关系良好到关系恶化的过程。经过分析得出了双方关系最终决裂的原因。江南大学刘焕明教授认为,孙中山的世界大同思想是基于孔子大同思想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之上形成的,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目标所在。孙中山不仅构建了世界大同的蓝图,而且对中国乃至世界走向大同世界提出了具体措施。扬州大学张锋副研究员对孙中山“中西融合 择善而从”型民主主义人才观进行了评析,他认为,孙中山致力于对中西文化的具体扬弃和改造,在突破“中体西用”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张实现融贯中西,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使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的民主和开放思潮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盐城师范学院郝宏桂教授对“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清末新政”对于推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满清王朝的灭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与辛亥革命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因果联系。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陆勇副教授探讨了“排满”革命与清末制度变革中路径选择关系问题,他表示,清末的制度变革是在“排满”革命压力下启动和逐步展开,虽然清政府顶住“排满”革命压力,加快立宪步伐,并以“大民族”民族主义思想推动制度变革,但是“排满”革命使平“满汉畛域”逐渐形成了话语霸权,并进而对立宪改革的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云云老师探讨了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原因,她从文化渊源、国情骤变、思想发展、主体觉醒等维度,全面探讨近代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若干缘由,指出华侨是中华民族的海外支脉,是炎黄子孙的特殊部分。
在“政治理念与时代变迁”主题论坛上,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刚副教授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式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以及其阶级本性等,使得作为“盗火者”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磊论述了“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表示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陈康论述了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认为瞿秋白大量见解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及其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孙仁和老师探讨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执政理念,他认为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政治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在未成为全国执政党历史条件下一次大胆的探索与偿试,为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实施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吴锦旗副教授关注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贡献问题,他指出,西南联大为战时的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西南联大的成功得益于教授群体的“民主传统、宽容精神”。
在“大学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主题论坛上,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庞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着重谈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问题。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明确大学文化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盐城师范学院刘德群研究员则从合并重组高校的文化建设角度谈了他对合并重组高校的文化建设的思考。他认为,对原学校文化的改造和自身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发展与推进过程。认为合并重组高校在这个双向互动的“同化”进程中,应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和个性,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文化和谐体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朱延华从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谈了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创设,认为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有效载体;创设载体必须做到顶层设计和基层智慧的契合,必须做到组织领导、议程设置、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淮海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尹德树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角度,谈了构建中华主流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就必须着力构建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合理内核组成中华主流文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余大庆教授认为,目前不少同志却把苏州文化与吴文化当成内涵相同、外延重叠的同义概念,而忽视了自己差异性的地域文化。他认为 “苏意”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为苏州的文化发展寻求一个差异性的自主品牌。
总之,为期一天的文史专场,开得热烈而富有成效。与会的省内文学、历史学科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学术前沿、热点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果,对于进一步提升我省文史学科的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