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跨学科视野下的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1日在南京大学举行。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主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和哲学系承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专场“跨学科视野下的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1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刘德海、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邵建东、《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金晓瑜等嘉宾出席会议。
南京大学杨忠副校长代表南京大学致辞,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江苏省社科联汪兴国副主席在讲话中对跨学科视野下深入探讨社会治理问题的意义做出高度评价。上午的议程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闾小波教授主持。上午的议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剑涛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明明教授和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邵建东教授带来了三场主题报告。他们结合国内外学术前沿和中国社会治理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
任剑涛 的演讲主题是“多中心治理理论与社会管理创新”。他认为,现代国家的传统治理方式是国家中心主义的,国家按照行政科层制度的安排,逐级传递国家治理意志,最后体现为社会治理的实际状态。当代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国家、社会与市场各自按照自身的逻辑进行治理,总体而言,国家的权力逻辑、社会的自治逻辑与市场的价格逻辑是其各自遵循的基本治理原则。但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多中心治理,相互之间必须实现积极互动,并且依循低成本、高绩效的共同准则。这样,社会管理就具有了权力所要求的权威性、市场所展示的效益性和社会所呈现的多元性,社会治理的绩效无疑是最令人满意的。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而言,多中心治理理论无疑有助于推动其进入一个创新的格局。
陈明明的演讲主题是“以民生政治为导向的政治发展战略”。他认为,所谓发展战略就是在基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对行动者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一个评估和计划安排。当下加快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改革进程,和主张大民主的两条思路具有广泛的影响,但都存在着局限性。他主张民生政治是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首先,民生政治意味着政治发展战略要从解决基本的首要的问题做起。第二,民生政治就是以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和解决效力来检验和评估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第三,讲民生政治势必涉及对现存政治的总体评价。第四,民生政治就是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的战略出发,改革那些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规则和结构。
邵建东的演讲主题是“法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他认为,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着力朝法治化方向前进,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全面法治化。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当将法治化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要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治理念;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尽快制定和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严格、廉洁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司法机关要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确保司法为民;全体社会成员要提升法治素养,养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习惯,特别要坚定不移地强调通过法治的原则、方式和手段来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
下午的分组讨论针对政治学、法学、哲学三学科中有关社会治理的重点、热点问题,分别围绕“社会治理与政府改革”、“社会治理与法律实践”、“社会治理的价值向度”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社会治理与政府改革”政治学组分组讨论的主题。针对当下政府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南京大学张康之指出服务型政府研究方面存在的理论的误植、历史的“混搭”、方向的误导这三类问题。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丁进以2010年转基因食品之争为例,探讨了政府流程再造的理念创新。苏州大学乔耀章论证了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政府主导、政府生态、政府质态、政府型态四大问题。执政党的变革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分组讨论的热点。南京大学王建华探讨了政党如何适应社会治理的需要,实现从革命型政党到治理型政党的组织变革。唐勤、方伟、许开轶、束锦分别围绕党内选举制度、廉洁从政制度建设、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商民主关系展开了分析。宋德星探讨了国际关系中的力量运用,祁玲玲分析了蒙古国民主转型与巩固,从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学领域拓宽了中国社会治理的国际视野。
复杂多样的社会治理是与会代表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之一。河海大学孙其昂、叶方兴介绍了发达国家社区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启示。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提出,强调了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破除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制度之路的重要意义。张海波、范炳良、陈辉、黄建洪、季燕霞、张敏分别从柔性社会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城市基层治理、自主性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协商治理等不同角度,聚焦社会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在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前沿领域,李永刚围绕虚拟社会的新特征:流动性、族群化、“人民”身份、云智慧和回应技术近用,讨论政府治理的新策略;薛恒、李韦则根据实证案例和数据,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及其经验得失进行了评估。徐贵权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陆亚娜从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吴锦旗从非制度化公民参与的逻辑,祝天智从政治机会结构等不同视野,分别对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稳定问题领域展开富有新意的剖析。
“社会治理与法律实践”是法学组分组讨论的主题。从法理角度分析社会治理、社会稳定,也是法学组学者的热点问题。南京晓庄学院李昌庚认为,针对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处置,应本着“慎法”精神,在宽容与法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南京大学杨春福则以善治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社会管理创新作一初步探讨,指出社会管理创新应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社会治理的法理分析框架下,陈会广探讨了土地权益、务工权益与农民工城乡迁移的关系;叶继红聚焦于城郊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高军认为最终破解维稳陷阱,根本之道在于民主法治建设;缪文升提出了基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参与式行政执法思路;李效顺、曲福田、张绍良、公云龙则以徐州市为例,就我国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问题进行分析,为城市化视野下讨论社会治理提供了背景。围绕社会治理中的媒体与法律的关系,王春业以网络传媒为例,讨论大众传媒对城管执法形象的影响。张春华则以新闻集团为例,认为自由主义传统、报业集团与政治集团的微妙关系以及报业自律机制的软弱是英国报业陷入困境的三大诱因。
法学组的讨论非常关注行政、司法和社会组织,如何各司其职,化解社会矛盾。苏州市委党校仇澄提出,依法行政贵在合理行政,政府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应自觉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南京大学吴英姿从河南人民陪审团实验展开,认为该改革是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控制机制转型的产物,是一场开琢民意与裁判沟通渠道的实验。狄小华认为“公调对接”、“检调对接”和“诉调对接”,将使公、检、法与调解机构在处理矛盾纠纷中的关系趋于顺畅。杨宝国强调了行政调解及其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战略地位。朱垭梁从司法的社会性与国家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司法的事实与规范语境进行解析。高志宏探讨了社会主体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分工。韩轶从法理学的角度,探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宪法认同三者之间的关联。在犯罪学领域,李雪冰对风险社会环境中的犯罪防控进行研究,顾美英提出了完善犯罪被害人财产性权利保护机制的改革构想,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关注。
“社会治理的价值向度”是哲学组分组讨论的主题。哲学组的分组讨论对价值向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南京大学姜迎春讨论了新时期执政文化建设,指出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道统”,是当前执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南京大学孔繁斌从民主行政所具有的国家建构性质、民主行政的初始条辨析、实践中民主行政隐匿性表达暴露出来的问题等角度,对民主行政作出阐述。扬州大学吴锋认为政治文明是实现幸福生活的真正途径。董德福、吴迪介绍了毛泽东建国初期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论,丁学枫关注于罗尔斯正义理论,徐志国对休谟合作秩序理念的思考,程倩对法默尔“后传统治理”思想的评析,均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带来丰富的启示。此外,盛凌振从权力、法律和道德三方面要素讨论善治与制度伦理机理。唐慧玲提出应建立起基于承认基础上的现代政治认同和现代民主。朱季康则对近代以来所谓“中国模式”进行了历史考察与当代批判。
城市化与生态命题,是社会治理领域哲学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唐正东比较了利比兹、奥康纳、福斯特的思想,聚焦于基于生态维度的社会改造理论。东南大学叶海涛重点从过程和机理两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学的政治学“转向”。王遐见指出,生态化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陈爱华则对城市现代化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了伦理战略思考。
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趋势和新挑战,许恒兵对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自我实现的分析,方丽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鲍德里亚的“生产”与“交换”, 付清松对如何基于辩证图式伸张解放政治的乌托邦话语的思考,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陶林对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分析,李海亮对亨廷顿文明冲突的再思考,丰富了对社会治理的哲理思考的世界视野。庞俊来尝试从伦理道德以及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学科范式,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思想文本。吕在、杨建生认为,高技术时代的审美在泛化与虚拟中得到了平衡,从而重构了人类审美历程。
分组讨论结束后,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本次会议围绕社会治理的政治学、法学、哲学的不同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实现了跨学科视野下的交流与对话,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社会治理前沿问题的认识,取得圆满成功。